一、培养目标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对从事的研究方向及相关学科有广泛了解,这些知识宝库基础生物学所需的相关课程,如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与演化等核心生物学内容及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其他相关学科。对自己所学研究领域有比较系统的了解。熟悉相关学科的文献,并掌握其主要进展。有能力获得在该学科特定领域开展工作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社会不同部门独立承担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研发与管理工作。
学科教学(生物)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和责任感,“会教乐教,善教会管”的职业素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具有扎实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中学生物学教学研究型教师或管理人才。
生物与医药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生物、医药与食品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较强创新能力,能够在生物技术、医药、食品、发酵等行业领域从事技术研发与创新、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设计与转化、生产监管与流通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人才。
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具备作物生产、现代育种技术、植保技术及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可在农业及其它相关行业从事与农学相关的技术研发推广、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实用型、职业型的高层次农业技术推广、研发人才。
林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献身林业及生态建设事业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善于运用现代林业科技手段,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承担林业及生态建设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1、基本修业年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
2、最长学习年限:3年制硕士研究生为5年(含休学)。
3、 硕士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可申请延期毕业但不得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每次申请期限为六个月或一年。
4、在达到在校学习时间的最长期限时,应以毕业、结业、肄业和退学处理等形式之一终止学籍,并办理离校手续。
三、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在指导方法上,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以及研究生个人的特长与才能,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研究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帮助研究生按时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
2、硕士研究生课程讲授方式要有针对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专题式、报告式、评价式的教学方式,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实验有机结合,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累积时间不少于6个月, 专业实践结束后需按要求撰写实践报告通过后方可取得相应学分。在学期间应参加规定次数的学术活动、听取学术报告,撰写总结经学位点考核小组审定后获得相应学分。
一、培养目标
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对从事的研究方向及相关学科有广泛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并理解这些体系的核心概念。相关知识体系包括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等核心生物学内容及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其他相关学科。对自己所学研究领域的历史与现状有全面系统的掌握。熟练阅读特定生物学科的文献,随时掌握其主要进展。有能力获得在该学科特定领域开展探索性研究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社会不同部门,特别是生命科学相关的教学、研究和应用开发部门独立承担开拓性的工作。
二、学习年限
1、基本修业年限: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
2、最长学习年限: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博士阶段为5年(含休学)和普通博士研究生为6年(含休学)。
3、博士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可申请延期毕业但不得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每次申请期限为六个月或一年。
4、在达到在校学习时间的最长期限时,应以毕业、结业、肄业和退学处理等形式之一终止学籍,并办理离校手续。
三、培养方式与方法
1、博士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在指导方法上,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博士生的主导作用以及博士生个人的特长与才能,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积极调动博士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博士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帮助博士生按时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
2、博士生课程讲授方式要有针对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专题式、报告式、评价式的教学方式,规定博士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以及实验有机结合,加强博士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3、导师和导师组要做好博士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安全稳定工作,协助院系、职能部门处理博士生的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