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郝家胜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杨群研究员、马俊业副研究员等在国际知名昆虫学学术期刊《Insects》上发表题为《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ic history of Parnassius butterflies (Papilionidae: Parnassiinae) reveal their origin and deep diversification in West China》的研究论文。郝家胜教授和杨群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赵友杰为共同第一作者,安徽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及通讯作者单位。
绢蝶属Parnassius是凤蝶科、绢蝶亚科中一类比较独特的高原类群,现有证据表明,其起源和演化和青藏高原造山运动导致的诸多地球环境变化事件密切相关,然而,该属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基于此,本研究对我国12种绢蝶共239个体3个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结合GenBank中其他绢蝶的相应序列数据,运用多种分析手段和统计检验方法对绢蝶属共45个物种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分子钟定年以及谱系生物地理重建。系统发生分析和分子定年的结果支持前期的绢蝶属8个亚属划分、早中新世时期起源(约17百万年前)和其后中新世气候适宜期(the Middle Miocene Climate Optimum,MMCO)的快速分化;同时,基于课题组前期转录组数据的谱系发生网络分析显示,在该属后续分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一定程度古基因渐渗(ancient gene introgression)事件;另外,祖先地理分布重建表明,该属蝶类很可能起源于我国西部地区,之后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降低,分别向东亚、欧洲和北美地区扩散,其中,Driopa and Parnassius 2个亚属(寄主分别为紫堇科Papaveraceae和景天科Crassulaceae)各自发生一次向北美地区的扩散事件。
以上论文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B) (No. XDB260000000)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41472028, 41972029)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