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丹老师近期在中长链甘油三酯结构脂(MLCT)相关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连续在食品科学领域一区TOP期刊《Food Reseearch Internationnal》(IF=8)、《Food Chemistry》(IF=9.8)和《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IF=14.1)上发表。王艳丹为论文第一作者,安徽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为主要完成单位,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为通讯作者。
MLCT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脂质,其甘油骨架上同时结合中链脂肪酸(MCFAs)和长链脂肪酸(LCFAs)。这种独特的甘油三酯结构赋予其双重代谢优势:MCFAs可快速供能,LCFAs则提供必需脂肪酸,从而克服单一链长脂肪酸的代谢局限性。此外,MLCT的特殊结构还能改善其消化吸收特性,在营养代谢调控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采用体外消化模型、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系统评估了MLCT的消化吸收特性及营养功能。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消化环境中,MLCT较物理混合油(MO)表现出显著优势,其游离脂肪酸释放量、脂解程度及脂肪酸生物可及性均显著提高(p<0.05),且在胆盐缺乏条件下仍保持稳定的消化性能。在Caco-2细胞实验中,MLCT促进肠上皮细胞甘油三酯合成与分泌,并显著上调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4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的基因表达(p<0.01),证实其具有更高效的肠道吸收利用率。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MLCT能有效改善术后化疗大鼠的营养状况:实验组大鼠的体重维持率提高,肝脏中EPA和DHA的积累量增加35%以上(p<0.05),粪便中两种脂肪酸排泄量减少;血清学分析显示,MLCT可显著降低肝损伤标志物AST和ALT水平(p<0.05),并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关键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量(p<0.01)。该系列研究系统阐明了MLCT的消化吸收机制及营养功能,为其在临床营养支持和功能性食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foodres.2025.115922;
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4.142410;
https://doi.org/10.1111/1541-4337.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