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91级生物教育专业校友毕业30周年返校聚会

编辑:王志

预审:汪倩倩

终审:王少仁

发布时间:2025-07-22

浏览次数:

三十春秋匆匆过,同窗情谊岁岁深。7月19至20日,40余位生物教育专业1991级本科校友怀着对母校深切的眷恋、对老师真挚的感恩以及对同学深切的思念重返母校,参加毕业30周年聚会。

19日上午,校友们不畏酷暑从全国各地赶赴江城芜湖,抵达酒店并在卷轴上签名。见到阔别多年的老同学,大家万分激动,紧紧拥抱并互致问候,彷佛回到书生意气的大学时光。

中午校友们在赭山校区食堂用餐,品尝师大美食,回忆青春滋味。用餐结束后乘车参观了芜湖市博物馆,游览了芜湖长江三桥、皖江第一隧道——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和芜湖十里滨江公园,感受芜湖的历史厚重和沧桑巨变。游览结束后来到花津校区参观,在校博物馆一件件珍贵文物、校史馆母校发展历程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前,校友们深深感受到母校底蕴之深厚、先辈精神之崇高,目睹今日辉煌成就,身为校友归属感、自豪感更加强烈。

下午,师生联谊会在花津校区清源楼A225荣誉室隆重举行。学院党委书记王少仁,党委副书记汪倩倩应邀参会。辅导员吴孝兵老师和蒋学波老师,当年授课老师潘继红、聂刘旺、刘必融、周守标和席贻龙也受邀参会。

联谊会开始前,辅导员吴孝兵老师再次拿起点名册,逐一喊出每位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大声答到。在呼出每一个名字和每一声“到”的回应中,时间仿佛回到了1991年9月的开学第一课。

王少仁代表学院对校友们返校聚会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和所取得的成就,感谢一直关心和支持母校发展的校友们,希望各位校友继续关注支持母校的发展,欢迎各位校友“常回家看看”。

校友代表程裕富、张利海、徐志虎、刘晓颖、胡荣贵、刘小坤、吴金龙、万勤、刘娜娜等分别向老师和母校汇报了各自工作和成长历程,他们表示,自己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离不开母校的熏陶和老师的教诲,在各自人生奋斗前行的道路上始终铭记母校“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师大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并向各位老师送上最关切的问候,向母校送上最真切的祝福。会上校友代表向老师、学院领导赠送纪念品,并向学院捐赠乒乓球台。

参会老师对校友们返校聚会表示热烈欢迎,对校友们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高兴,并与校友们追忆往昔,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刘必融老师赋诗一首——《满庭芳》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校友们追忆校园时光、回想同窗往事、畅谈人生感悟、感怀同学深情、感激老师教导、感恩母校培养,场面既热烈又感动。

师生联谊会结束后,大家齐聚清源楼下合影留念。斜挂的夕阳成为这段母校情、师生谊的见证。

20日上午,校友们乘车再次来到赭山校区,游览曾经学习和生活了四年的校园,依晰可见操场上军训时落下的汗水,教学楼里挑灯夜战的身影,荷花塘畔追戏打闹的情景,还有那东、西八号楼下徘徊的步伐和声声呼唤……赭山四载,刻进青春最深的印记。游览后校友们再次走进教学楼1306教室重温班会。吴孝兵老师感叹当年不论是淘气贪玩还是踏实上进的同学,如今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坚守奉献,都有我们师大人的样子;同时寄望大家能够继续努力拼搏,在各自的岗位不断发光发热,为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蒋学波老师看着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非常欣慰全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仍坚守教育战线,在普通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用三十年证明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欣喜班级走出了杰青、管理干部、校长和企业家,更感慨无论在哪个领域,总能看到大家的求真精神、共情能力、创新能力,并引用著名教育家叶澜女士的“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与同学们共勉。言有尽而情不可终,校友们沉浸在两位辅导员老师的肺腑之言和谆谆教诲中而不知时间流逝,仿佛回到了三十多年前求学时路漫漫其求修远兮、老师指路引导的时刻。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节特殊的班会课不仅唤起了校友们尘封已久的青春记忆,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的情谊与共同的过往。

20日下午,聚会圆满结束,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在这离别的时刻,大家互相承诺下一个五年再相聚,带着对下一次相聚的期盼,同学们收拾行囊赶赴山海。此去经年,各自珍重,归来仍是少年。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