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生科院 刘闯)为更深一步了解农业发展需求,更深层次地了解蔬菜大棚技术的发源与发展,探寻红色精神与绿色发展之间的联系,生科院赴安徽七地大棚蔬菜调研本科生实践团队队员分为七队于7月8日到达安徽省七地寻找大棚深入农村学习。

山峦青翠,农田碧绿,一座座村落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7月10日,团队的伙伴来到芜湖市繁昌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与皖南丘陵山区过渡带,占地面积590平方公里,其中40%为山地,耕地面积仅有22.85万亩。繁昌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军介绍到:“我们耕地数量有限,种植体量不大,因此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更需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做强粮食产业、做优果蔬产业、做靓特色产业。”据悉,水稻是繁昌区传统的农业优势产业,也是芜湖大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示范区创建中,繁昌区新建3.8万亩、改造提升13.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多个水稻标准化种植基地,并在平铺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出耕、种、管、收、储、运全程无人化的区域特色智慧农业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在新港镇新东村建设7000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建成1000亩数字农田示范基地。

在从城区去往农村路上,沿途绿树成荫,所见都是区块规整的田地和排列整齐的大棚。芜湖小分队于7月9号到达繁昌区孙村镇中分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前往村中的大棚种植地,实践队员来到了大棚中进行更深入的调查研究,如今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有着丰厚的经验积累,并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在棚内,实践团成员认真观察蔬菜的长势与周围设施的建设布置,通过观察和自身知识去识别大棚内种植的植物品类,遇见了来棚里干活的农民。通过和他们交流,了解了大棚内一般种植的作物种类、夏季对高温强光以及暴雨大水的防护措施、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预防措施等等。

团队走访询问村民,了解到了有些大棚是个人的自产自销,种植的作物种类大概多久成熟以及几轮生,了解了作物销路。在政府经济政策和种植技术支持下,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村子的建设也越来越好。团队还了解到,繁昌区的大棚多种多样,有个人的种植蔬菜自产自销,有规模化的种植采摘园,如阳光玫瑰、草莓等,还有农家乐、露营基地一起共同发展,吸引游客节假日来游玩,通过旅游业来发展乡村经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