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亚洲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杂志在线发表黄家岭脊蛇新物种,该新种由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松团队发现并描述。论文第一单位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安徽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第一作者黄汝怡是本科三年级学生,自幼喜爱蛇类,已发表蛇类学相关论文近十篇。共同第一作者彭丽芳是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通讯作者黄松教授系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9年高层次引进人才。

黄家岭脊蛇是地面生活的小型蛇类,身体具金属光泽。通身体背深棕色,腹面棕黄色,背脊正中有一条黑线纵贯全身。尾腹正中有一条由黑斑连缀而成的黑纹,该黑纹是黄家岭脊蛇的主要鉴别特征。黄家岭脊蛇发现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黄家岭村。中文科学名称以模式产地黄家岭”命名。拉丁科学名称以我国资深蛇类学专家黄接棠研究员的名字命名,缘于“黄接棠研究员出生、成长于黄家岭村,是第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从事蛇类学、蛇类养殖和蛇伤防治研究50余年”。黄接棠研究员早年毕业于皖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前身),一生与蛇打交道,曾担任安徽省祁门蛇伤研究所和黄山市蛇类科学研究所所长30余年。

黄家岭脊蛇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徽师范大学标本馆

目前在物种概念和物种界定标准上,全球分类学家仍未形成统一意见,争议颇多。该论文进一步详述了黄松团队于2014年提出的物种界定的“四差异原则”。该原则是即不过于严苛(强调生殖隔离),又不过于宽松(以些微形态差异定种)的折衷的物种界定原则。首先,外部形态上与近缘种存在差异;其次,存在地理、和/或生态、生理、身体结构上的差异(代表自然的繁殖隔离);进一步证实形态差异是否具有分类学意义而非种下多态,还需要:第三,线粒体基因差异(系统发育呈单系,母系分歧);第四,核基因差异(父系分歧)。

论文还在种级”和“属级”水平上提出了分类学建议。在物种水平,建议细分(即:种级细分)。这样有利于对物种自然历史的精确描述,并且有利于在分类学和保护生物学实践中的表达、沟通和交流,减少歧义。在属级水平,建议保持稳定(即:属级稳定),特别是“分”、“合”皆可的情况下。因为属级的界定标准不统一,且主观性较强。另外,物种的拉丁文科学名称由属名+种加名构成,经常使用在非分类学学科、文学、商业、法律、保护、教育等各领域。属级分类阶元的稳定可避免非分类学专业人士对物种名称频繁变动的困扰。黄松团队提出物种界定的四差异原则”,以及在种级和属级分类中的“种级细分”和“属级稳定”的建议,恳请同行的批评和讨论,在讨论中大家的意见逐渐接近并达成一致,希望有利于分类学的健康发展。

黄松团队一直以来专注于蛇类等两栖爬行动物分类、进化、保护研究,野外考察遍及全国,特别关注研究较薄弱的西藏等西部地区。目前已发现并描述了5个蛇类新物种:若尔盖锦蛇、香格里拉温泉蛇、海南华珊瑚蛇、若尔盖蝮、黄家岭脊蛇。在西藏、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安徽、浙江、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发现蛇类新记录物种十余个。2019年10月和2020年3月,黄松团队在Science杂志分别发表2篇Letter文章,呼吁保护西藏温泉蛇和大鲵,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方案框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学者2019年在美国《Journal of Herpetology两栖爬行动物学杂志》发表西藏蛇类新种—澜沧蝮,拉丁学名以黄松教授的姓氏命名,缘于“黄松博士对西藏和横断山区中国蛇类学研究的持续贡献”。

黄家岭脊蛇正模标本保存在安徽师范大学标本馆,副模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上海自然博物馆。本研究合作单位还有安徽珍稀鸟类保护协会、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

该研究得到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博士后基金项目(2020B422)、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75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 31471968)资助。



论文标题: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Achalinus from Huangshan, Anhui, China (Squamata: Xenodermidae) [doi:10.16373/j.cnki.ahr.200075]

论文链接:

http://www.ahr-journal.com/e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ahr-2020-0075